美原油配资 43亿挂牌转让40.92%股权,长城资产为何清仓长城华西银行?业绩波动、不良率攀升或是主因?

发布日期:2025-07-04 22:31    点击次数:168

美原油配资 43亿挂牌转让40.92%股权,长城资产为何清仓长城华西银行?业绩波动、不良率攀升或是主因?

—美原油配资

引言:

“ 近日,长城资产挂牌转让长城华西银行40.92%股权,引发业界关注。此次交易背后,既有银行自身业绩波动、不良率攀升的现实困境,也反映了AMC聚焦主业的战略调整趋势。”

6月2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一则转让信息,长城华西银行40.92%的股权以43.32亿元底价公开转让,转让方为该行实控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长城资产将彻底退出持股逾十年的长城华西银行,这家总资产超1500亿元的城商行将告别“长城”时代。

据该行发文表示,此次股权转让系长城资产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回归主业、服务实体”,将促进该行从 “央企主导” 向 “地方深耕” 过渡。

持股十年后选择清仓式退出

长城华西银行前身为德阳银行,成立于 1998 年 10 月,在地方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扛起地方法人银行使命担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 年 12 月,中央金融企业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入股;2016 年 9 月,长城华西银行获批更名,由此迈入发展快车道。

长城资产入股 10 年来,长城华西银行逐步由地方小型城商行发展为国有控股的中型城商行。截至 2024 年末,该行表内外资产规模较 2014 年末增长约 1241 亿元,增幅达 193%;表内资产规模较 2014 年末增长约 947 亿元,增幅达 168%;所有者权益较 2014 年末增长约 60 亿元,增幅达 131%,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据该行 2024 年年报显示,长城资产持股占比 19.96%,其关联方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占比 20.96%,二者合计持股占比 40.92%。此次挂牌转让的 9.42 亿股股权正是由上述两部分股权组成,转让底价为 43.32 亿元。

这意味着,若顺利成交,长城资产将彻底退出长城华西银行。

据长城华西银行方面表示,长城资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推动金融改革的要求,推进非主业银行类金融子公司股权退出,进一步专注不良资产主业。此次股权转让正是 “回归主业、服务实体” 的体现,符合监管导向。

对于本次转让情况,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摘牌股东一定是综合实力强劲、财务状况良好、持续盈利的企业。股权变更期间,该行的各项业务及经营活动也将正常开展,产品及服务不变。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推动金融改革的要求,长城资产加快推进非主业银行类金融子公司股权退出,进一步专注不良资产主业。业内专家表示,长城资产推动长城华西银行股权转让,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回归主业、服务实体” 的直接体现,符合监管导向,目的是为了更好促进银行发展,更好服务广大客户,更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营收下滑、不良率攀升,业绩压力显现

截至 2024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 1500 亿元,但业绩却显露多重压力。

年报数据显示,2024 年长城华西银行实现营收 23.67 亿元,同比下滑 11.27%;净利润同比增长 12.37% 至 4.51 亿元,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大幅提升 —— 该行投资收益由上年的亏损 0.53 亿元增至盈利 3.63 亿元。与此同时,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13.63% 至 17.79 亿元。

此外,该行不良贷款率出现攀升,由 2024 年期初的 1.62% 提升至期末的 2.03%,2025 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升至 2.14%,显著高于商业银行同期 1.51% 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则由 2024 年期初 225.42% 骤降至 169.97%,距离 120% 的监管红线仅剩 50 余个百分点的缓冲空间。

从长期数据来看,长城华西银行业绩波动显著。2020 年至 2023 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26.62 亿元、24.62 亿元、23.59 亿元、26.67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7.04%、-7.51%、-4.18%、13.07%,在 26 亿至 24 亿间反复震荡。

净利润更是在三年下跌后,在 2023 年激增 121.2%,后于 2024 年回落。具体来看,2020 年至 2023 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 3.59 亿元、3.25 亿元、1.82 亿元、4.02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 28.77%、-9.47%、-44%、121.2%。

从盈利指标来看,2024 年,该行净息差为 1.28%,相较于 2023 年同期的 1.54% 下降了 0.26 个百分点。而拉长时间线可以发现,2020 年至今,该行净息差分别为 2.06%、1.77%、1.60%、1.54%、1.28%,连续四年收窄。

与业绩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该行的资产质量。根据最新数据,2024 年,长城华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2.03%,相较于 2023 年的 1.62% 提高了 0.41 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监管披露的行业平均水平 (1.5%)。拉长时间线可以发现,2018 年末长城华西银行不良贷款率曾达到 4.16%,随后连续五年下降,分别为 3.95%、3.55%、2.07%、1.80%、1.62%,直至 2024 年这一指标再度抬头。而拨备覆盖率方面,该行这一指标从 2023 年的 225.42% 降至 169.97%,下降 55.45 个百分点,低于行业均值 41.22 个百分点。

股权转让将促进该行实现战略升级

近年来,监管层多次强调 AMC 需聚焦主责主业,长城资产此次清仓式退出,可视为对政策要求的主动响应,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集中资源用于不良资产处置等主业领域,既符合监管导向,也有助于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升主业竞争力。

长城华西银行方面表示,本次股权转让将促进该行实现从 “央企主导” 向 “地方深耕” 的过渡,从 “辐射全川” 到 “扎根全川”,进一步强化属地属性。

“长城华西银行的股权改革,不仅是股权结构的变化,更是其战略定位的重塑和服务能力的升级。”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该行通过股权优化引入战略投资者后,风险抵御能力将持续提升;在公司治理方面,将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业务发展方面,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信贷、养老服务、数字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本地化金融服务体系。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股权改革后的长城华西银行将进一步强化属地属性,为四川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着力写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尾声:

“ 长城资产的退出,对长城华西银行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新股东的入局能否助力该行化解业绩与资产质量难题美原油配资,实现从“央企主导”到“地方深耕”的战略升级,值得市场拭目以待。”